網上有句話很流行:養(yǎng)女兒費錢,養(yǎng)兒子費媽。每天早上都從他跳啊、鬧啊、叫喊中驚醒;沙發(fā)、床被他當成跳床來用;帶他出門,就像脫了韁的野馬,很容易惹出各種各樣的麻煩。不信你可以去兒童游樂園上觀察,那些父母吼得最大聲的對象,必然是男孩。他們最常見的標簽是:淘氣、調皮,精力無限,坐不住……其實,化解男孩身上的一些常見問題,有一個很好的方法——運動。
每個男孩都需要運動,這不是在說運動是男孩的專屬,它對女孩的成長也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,而是男孩身上的一些特質,運動有時候能起到“潤物細無聲”的作用。
運動,讓男孩更加專注
你讓他寫作業(yè)、看書,他就是坐不住,坐在椅子上晃來晃去,東摸摸、西看看,無聊的時候開始拿尺子切橡皮玩。有位教師朋友曾經開玩笑地說:“我們班上的小男生,文具盒里就沒有一塊完整的橡皮。”男孩表現(xiàn)出的“不安分”,很多家長都把這當成是“注意缺陷多動障礙?!?/span>其實,好動不完全是注意力問題,而是精力過剩+好奇心綜合的結果,這是男孩的天性。男孩好動、注意力差,我們就應該順勢多讓他多動。

《運動改造大腦》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:“更好的體能=更好的注意力?!?/span>
書中提到這樣一個實驗:神經生理學家查爾斯·希爾曼挑選了40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,其中,一半學生體能好,一半學生體能差。在測試中,同學們會戴著一個嵌有電極的類似泳帽的東西,帽子上面的電極用來測定腦電活動。根據(jù)腦電圖顯示:體能好的同學大腦更活躍,為了完成一項指定的任務,大腦會調動更多的神經元參與進來。換句話說,運動能使大腦做好準備,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,使大腦能夠更好的去學習。比如孩子花半小時時間去運動,他就會有好心情安靜地坐在課桌前全神貫注地學習,孩子的大腦也更有能力記住書中的內容。所以男孩喜歡運動并不會耽誤學習,多帶著男孩在戶外多跑跑、多動動,不僅麻煩少了,反而學習效果會更好,更能“坐得住”,記憶力、專注力更強。
運動,讓男孩情緒控制更好
做男孩父母會有這樣的感受:兒子常常無理取鬧,大發(fā)脾氣,即使到了小學高年級,依然幼稚,經常會因為生氣而吵架動手。性別教育專家邁克爾·古里安在《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》一書中寫過這樣一則故事:早上,在家中經歷了父母嚴厲批評的兄妹兩,到學校后,哥哥腦中的皮質醇含量依舊持高不下,因為他把爭吵后的情緒壓力積壓在了腦中,這天上午,他可能什么都沒學進去。妹妹卻可能很快處理掉情緒壓力,因為她用語言對同學朋友傾訴了出來,所以同樣是那個上午,妹妹卻能學得很好。這個故事不是勸誡我們對女孩的感受置若罔聞,而是提醒家長:男性并非我們想象得那般堅強,他們對情緒和壓力的處理常被壓抑在了內心深處,而且受睪丸素的影響,男孩往往比女孩表現(xiàn)出攻擊性、淘氣。正如古里安教授所說:“男性才真的是情感上相當脆弱的人,他不能像女性那樣引導自己的大腦迅速處理好情緒,并將其轉換成語言,而他的這種情感脆弱卻有可能導致他當天的學習能力大打折扣。”不管是大人,還是小孩,運動都是治愈內心焦慮的良藥。孩子可以通過運動把在學校和家庭中的壓力釋放出去,也能宣泄掉因激素變化而引起的躁動不安。不僅如此,一項科學研究證明,運動能分泌人體所需的內啡肽,被稱為天然的止痛劑,可以改善情緒,舒緩壓力,能增強孩子的樂觀和滿足感。這也是為什么那些長期堅持運動的人,往往看著更積極、更陽光。
運動,塑造男孩完整人格
經常有家長跟我們抱怨說:現(xiàn)在的男孩子都吃不了苦。大部分孩子從出生的那天起,家庭里就有六個大人圍著他,生活談不上錦衣玉食,但是基本上都能夠衣食無憂,玩具都玩不過來,孩子們直面挫折的機會變少了。《如何養(yǎng)育男孩》一書中寫道:“對小男孩來說,待在屋里會增加壓力,降低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。四處走走和探索是人類的天性,男孩在這方面有更強的欲望?!?/span>父母想讓孩子經得起事,不一定非要人為給他制造挫折和痛苦。通過運動,孩子會明白:事情不總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順利,想要做成點什么事情,需要經歷長期反復且枯燥的行動。慢慢地,男孩會變得更有耐心,不會遇到一點事兒就嬌氣、抱怨。拿男孩喜歡的足球運動來說,當孩子們拿住球的時候,他們就開始學習許多重要的人生道理了。想要上場踢球,前提是不能觸犯足球場上的規(guī)則——這是規(guī)矩;運動最考驗人的意志,男孩通常會在運動中形成正確的生活態(tài)度和價值觀。合作與競爭,公平和責任,對輸贏的態(tài)度,這些東西不用你說教,孩子在體育運動中自己就都學到了。運動為孩子創(chuàng)造吃苦和體驗失敗的機會,鍛煉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身體,更是在磨煉他的精神和意志。
說完了運動對男孩的重要意義,接下來,我們再來聊聊帶孩子運動的注意事項。所有的運動要以安全為前提去考慮,選擇運動形式時要考慮孩子年齡和認知以及運動的頻率、強度和類型。建議大家根據(jù)兒童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按敏感期來選擇相應的運動項目。男孩、女孩身體素質的發(fā)展存在個體差異,圖源:兒童青少年運動健康促進科普問答比如對低齡的孩子來說,過多的體育運動,對他們的身體也是一種負擔,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,運動以玩耍為主,走、跑、跳躍、上臺階、玩皮球等等。3到6歲的孩子,也不宜過早做一些高難度動作,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協(xié)調性的運動為主,比如扔球接球、拍球、跳繩、踢鍵子等等。讓孩子系統(tǒng)地接受運動訓練,一般在6歲之后,根據(jù)孩子的興趣來,游泳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跆拳道.....到了小學高年級,孩子能有一兩項運動愛好是再好不過的。第二,報不報班不重要,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在家久坐。很多家長一提運動,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報個班,其實這個需要根據(jù)孩子興趣和家庭情況具體討論,如果不想報班,大人帶著孩子每天有足夠時間進行運動也完全是可以的。家長要有陪伴孩子運動的意識,舍得花時間帶孩子動起來,運動的觀念才能被孩子記在心里。如果小學階段的孩子就愛上了“宅”在家玩手機、看電視,等他大了,他更加不愿意動。讓男孩愛上運動,讓運動的習慣伴隨他的一生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(yǎng)職業(yè)運動員,而是要讓孩子汲取運動中的“精氣神”,健康的身體、自信的笑容、堅毅的內心,才是少年該有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