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制不打斷孩子專注力建議做到以下 3 點
控制住你自己 專注力是需要從小開始保護的,這一般不需要家長做什么,孩子自己就有專注的能力,就像餓了就想吃東西一樣。 這種自主的行為是大自然和基因的杰作,家長需要做的是不要過多的打擾 。 這個時候該怎么做呢?可以靜靜觀察,當(dāng)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適時地引導(dǎo)。 讓孩子做主導(dǎo) “孩子看這里!”“看那里!” 出去玩的時候,你是不是總喜歡這樣引導(dǎo)孩子呢? 這本來無傷大雅,但如果你想更好地鍛煉孩子的探索能力和視覺搜索能力,可以先試試暫時放開手、不說話,讓孩子自己探索一陣,保護孩子那份珍貴的探索精神。 集中專注份額 孩子想要什么就給買什么?這可能是你表達愛的方式,但太多的選擇,反而可能讓他不會選擇。 一次只玩一個玩具,玩完了再換一個;去超市之前定好規(guī)則,每次只能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產(chǎn)品購買。 這些小規(guī)則卻是大智慧,能讓他逐漸學(xué)會選擇什么是最重要的,讓孩子寶學(xué)會“主次分明”、“分清先后”。 做到了以上 3 點,基本上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“陪玩者”了。 外界環(huán)境,也會打斷孩子專注力 除了家長的主動干擾,還有些高頻的外界因素,也會讓孩子被迫中斷專注力。 來看看你家是不是也有以下問題: 你以為你在陪伴,實際上是在漠視。孩子也能發(fā)現(xiàn)你并沒有真心和他待在一塊。 因為,刷手機、看電視產(chǎn)生的噪音又是對孩子進一步的干擾,孩子隨時可能放掉手中的玩具過來跟你一起看。 雖然說不能過度參與孩子的玩樂,但也不能長期不理會。 孩子需要大人的關(guān)注,長時間“獨處”會讓他們感到孤獨,放下玩具去找媽媽。 這時候,“平行陪伴”可能是比較好的方式。大人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(比如看書或者坐在旁邊觀察寶寶),孩子也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。 大人要做的,僅僅是當(dāng)寶寶需要關(guān)注的時候,及時給予鼓勵和回應(yī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