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很多家長說,每次孩子寫作業(yè)在一旁輔導時,他完成的還勉勉強強。但是每次讓孩子自己完成的時候,好像總是達不到預期效果。
要嘛就是用的時間太長,要嘛就是檢查的時候大多數(shù)都做錯。
對孩子過度關心
過度關心指的是在不恰當?shù)臅r候提醒孩子,比如孩子正在看書或者寫字,家長從門外看到就立刻提醒孩子要抬頭挺胸呀,要眼睛離書本遠一點呀之類。
本來非常專注的孩子,肯定瞬時心思就打岔了。
總是粗暴打斷孩子
粗暴打斷相比過度關心孩子就嚴重一些,家長只會認定自己要做的事情。
當孩子在專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時,家長將其打斷,只為了自己的短暫"正事"。
這非常影響孩子的專注力。
"誘導"專心的孩子
晚間時候,當孩子在做作業(yè)或者是閱讀的時候,家長在客廳開著電視。一會哈哈大笑,一會憤怒的批評電視劇中的角色。
孩子因為都是喜歡玩,喜歡看電視的,他們好不容易靜下心來學習,家長這樣的言行會讓孩子立刻失去學習狀態(tài)。
蒙特梭利這樣的名言大家應該都知道:除非你被孩子邀請,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。
小孩子的優(yōu)秀之處就是,他們常常會投入到一件事情中,而他們投入的事情剛好就是家長認為無聊的事情。
如果家長能夠做到不打擾孩子,那么他們就能高度集中注意力,并且是他們自己練習專注力的好時機。
01 讓孩子在規(guī)定的時間之內(nèi)完成任務
就像在學校上課一樣,規(guī)定一節(jié)課的時間給他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其完成,然后有一個休息放松時間,再繼續(xù)下一個任務的完成。
有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在閱讀題干的時候不耐煩,讓他們準備好筆,在讀題干的時候?qū)栴}勾出來。
這樣慢慢的,就能增加孩子的注意力,他們會感覺到自己的時間全部用在了"刀刃"上,有了成功的感覺,就會更加有自信。
02 控制對孩子的嘮叨,讓他感到自己可以把握時間
分配時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很多人都有拖延癥,他們總是將時間計劃好,然后因為某一件事的困難程度而大量浪費時間。
在孩子本來就有的專注力基礎上,引導他們給自己規(guī)定時間,并且要理性思考這些時間是否能夠完成布置好的任務。
這樣他們完成之后,內(nèi)心會充滿成功感。
03 設置集中注意力的家庭環(huán)境,讓孩子養(yǎng)成好習慣
所謂家庭物品的"歸位"對于整潔的家長來說很容易,但是有的孩子調(diào)皮或者對于不愛干凈的家長來說,就相對困難。
家長可以參閱相關的書籍,如何給家里的物品做"歸位"。
比如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一些學習用品,玩具要放在專門的盒子里面,玩的時候才可以打開。
家里的物品不要亂放置,告訴孩子哪里拿的東西就要放在哪里,不要亂放。
04 給孩子買適當?shù)耐婢咭约昂线m的書
每一本書肯定都是有用的,但是人們的時間與精力有限。因此在給孩子選擇書籍的時候,一定要適宜孩子的年齡與時間。
在買玩具的時候,也要給孩子買恰當?shù)耐婢撸愋偷耐婢哂星f萬,最好不要買重復,教他們學會珍惜。
05 通過游戲,給孩子灌輸"自我約束力"的方式
家長可以花點心思和孩子做游戲,設置一些情境,讓孩子增強自我約束力。
其實說話是一門功夫,我們用了兩年時間學會說話,卻要用人生大半的時間學會什么時候該說,什么時候安靜。
對于孩子來說就是這樣的,盡量少干擾孩子,規(guī)矩的時間能讓人們更好的養(yǎng)成好習慣。
所以孩子如果專注力不好,家長最好首先反思一下自己,是否太過干涉孩子,這樣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