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好聽覺統(tǒng)合能力的重要性就不多說了,跟隨指令,與他人和睦相處,有時甚至是能確保安全,都有賴于良好的聽覺統(tǒng)合。
運用大量時間來說話、閱讀,聽取孩子對聲音世界的理解,積極地游戲、唱歌或者聽音樂,做一些單音節(jié)的聲音游戲都能夠讓孩子將聽轉化為聽覺統(tǒng)合,也就意味著在耳朵和大腦之間發(fā)展出一種收集和翻譯聽覺信息的組帶。
其中包括了:
聽覺辨別:比如用一個音來辨別合體聲音的能力,就是從聲音到說一個字的初始步驟之一。這對于詞匯量的增加、閱讀和拼寫都是一個重要的門檻。
聽覺注意力:比如你根據(jù)經(jīng)驗知道什么聲音屬于或不屬于你的聽覺范圍,使你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該做的事情上。
聽覺追蹤:辨別地點、遠近和聲音背景的能力,這項能力為很多生活和學習技能打下基礎。
聽覺統(tǒng)合失調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:
1.語言發(fā)展遲緩、構音不全、口齒不清。俗話說:聽得見才能說得出,聽得清才能說得準。
2.影響認知能力的發(fā)展。當孩子很小的時候,即便在吵鬧的環(huán)境中, 也會對媽媽的呼喚產(chǎn)生反應,或對母親生氣的聲音表示害怕,雖然還不了解媽媽講話的內容僅憑聲音產(chǎn)生情緒反應,進而影響認知能力的發(fā)展。
3.影響社會互動性。生活中我們常常是聽到聲音后才會有反應,這是社會性互動的基礎,雖然,聽覺統(tǒng)合失調的孩子也可以靠視覺代替聽覺的異常問題,但是因為它必須要專注地去看對方的肢體動作,因此會忽略注視周圍的環(huán)境聽覺的發(fā)展。
聽覺統(tǒng)合失調分為兩類:一是聽覺反應不足,二是聽覺反應敏感。
聽覺反應不足的表現(xiàn):
1.傾聽事物速度及反應能力較慢;
2.叫他時沒反應,給人心不在焉感覺;
3.語言學習、表達能力較弱;
4.聽覺記憶力不佳;
5.語言發(fā)展遲緩、構音不全、口齒不清;
6.當別人叫他名字常常沒有什么反應;
7.無法同時接受2-3個指令;
8.聽寫困難,維持不到10分鐘;
9.很容易忘掉交代過的事。
聽覺反應敏感的表現(xiàn): 1.容易分心、不專心;
2.容易聽到別人較無法聽到的聲音有時即使是很小的聲音也覺得很吵;
4.無法過濾不必要的聲音一一所以容易分心;
5.耳朵會同時聽到多樣聲音,但無法分辨;
6.常感覺有人在叫他名字;
7.對某些聲音特別敏感;
8.情緒較常不穩(wěn)定,易緊張。
家庭中有助于改善孩子聽覺失調的方法:
1.大量的聽覺刺激、充足的語言環(huán)境;
2.口腔按摩、舌頭靈活的刺激、咀嚼能力的提升(嚼口香糖、堅果、硬水果等);
3.前庭覺的刺激(旋轉、前滾翻、后滾翻、跳床等)。
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聽覺統(tǒng)合失調呢?需要到像我們啟樂園一樣專業(yè)的機構,由老師對孩子進行測評來判定,當然也可到兒童醫(yī)院或婦幼保健院作出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