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的本質是以游戲的形式來豐富孩子的感覺刺激,孩子的感官和肢體在特定的環(huán)境相互作用時,做出適應性反應,以促進大腦功能的完善,預防或糾正感覺統(tǒng)合失調現(xiàn)象,從而刺激其感覺統(tǒng)合能力的發(fā)展。
那么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種生活中的感統(tǒng)訓練:
1、讓孩子多玩爬行的游戲
不要因為“怕臟”,家長對孩子的限制太多,這不讓爬、那不讓爬,孩子也就缺乏成長中所必需的各種感覺刺激。
家長可以在地板上鋪上泡沫墊,讓孩子多爬行。
也可以在地板上放一個長椅子,讓孩子在不碰到椅子的情況下,在地板上爬過去。
其實,孩子在爬行的過程中,既鍛煉了身體雙側的動作協(xié)調和肌肉控制,同時也刺激了前庭覺。
當孩子練習爬行的時候,不必過度擔心危險而不讓孩子在環(huán)境中探索,也不必過度擔心環(huán)境清潔而不讓孩子“東摸西摸”。
只要能夠維持安全并且可以在游戲后恢復清潔,我們就應該鼓勵孩子爬行。
2、玩泥巴沙土
一些孩子不愿意用手接觸面團、泥土、顏料等黏糊糊的東西,會有可能存在觸覺失調的問題。
這是由于孩子在早期養(yǎng)育過程中觸覺性體驗太少,或者家長在孩子活動中灌輸了“臟”“濕”是不好的信息的緣故。
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運用玩沙、玩泥土的游戲,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。
比如:將泥土或沙土放在大盆子里,讓孩子用泥土捏泥球、捏小動物、小房子等各種東西?;蛘咦尯⒆釉谏惩林斜M情游戲,使孩子的全身都可以接觸到泥土或沙土。
也可以利用紙、樹葉、米、豆等物品,強化孩子的觸覺識別力,以促進其感覺的發(fā)展。這種方式,對觸覺過于敏感或遲鈍的孩子的情緒發(fā)展,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3、撕紙
在撕紙游戲中,可以讓孩子撕出各種形狀,長條形或者圓形,家長也可以輔導孩子撕一些簡單圖形。
比如:長方形、正方形、圓形等。也可以讓孩子把撕好的方形紙片拼成房子、汽車;圓形的紙片拼成皮球、呼啦圈;三角形的紙片拼成小山、帽子等。
利用撕紙,家長可以從中找到很多訓練孩子精細動作及手眼協(xié)調的機會,同時也發(fā)揮孩子想象力與創(chuàng)造力的發(fā)展。
4、上下樓梯
現(xiàn)在有很多家長過于溺愛孩子,減少了孩子的很多運動機會,導致孩子出現(xiàn)感統(tǒng)失調。
其實,平常的上下樓梯可以鍛煉孩子的前庭平衡覺。
平時帶著孩子多走一走樓梯,讓孩子做到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,再到連續(xù)上或下樓梯。
剛開始的時候,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前面或后面,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,讓孩子抓住,拉孩子上樓梯。
等孩子漸漸熟練后,讓孩子自己上下樓梯,大孩子的話可以跳樓梯等。
5、草地翻滾
很多時候,因為害怕孩子弄臟衣服,家長經(jīng)常不允許孩子去草地上玩耍。其實,一些草地翻滾活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大肌肉運動能力。
草地翻滾正確姿勢是:雙腿分開與肩同寬,手掌扶地,手與腳之間的距離不宜太寬。彎腰至頭挨地面且往身體方向勾的狀態(tài),然后雙腳蹬地翻過去。
剛開始,家長可以在身邊予以輔助,等孩子學會之后即可放手。這種翻滾運動還能夠改善孩子觸覺失調、鍛煉前庭覺。另外,在翻滾的過程中,還能提升空間感知和身體協(xié)調性。
6、床上或者沙發(fā)上蹦跳
適當?shù)拇采匣蛏嘲l(fā)上蹦跳對孩子的感覺統(tǒng)合發(fā)展相當有用。生活中,在做好安全防范的情況下,家長可以陪同孩子進行蹦跳。
同時在孩子跳躍過程中增加拋接球游戲,這樣有助于孩子的前庭覺發(fā)展。
還可以有效鍛煉他們的手眼協(xié)調以及運動企劃能力。而且這個大運動練習對于孩子理解統(tǒng)合性的概念是最直觀的最有效的了。
7、做家務
做家務對提高孩子的感覺統(tǒng)合能力非常有用。
比如:在擦地板時需要用雙手雙腳撐住身體做出爬行的姿勢,這樣可以刺激前庭覺,鍛煉視覺空間感。
還能夠鍛煉胸、腹、腰、背等各部分肌肉,促進整個身體的協(xié)調活動和大腦雙側分化。
疊衣服的過程中,既要通過手來做出疊的動作,又要通過眼睛的看來隨時調整手的動作,這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手眼協(xié)調能力。
另外,洗水果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幫忙,這樣既能夠鍛煉觸覺,豐富認知,又有助于孩子精細動作。
做家務不僅鍛煉孩子動手能力,還改善孩子的獨立自理和問題解決能力,更培養(yǎng)了孩子的心理抗挫和承受能力。
感統(tǒng)訓練是針對現(xiàn)在的孩子,尤其是都市化的孩子量身定做的一門必修課,彌補孩子自然玩耍的缺失。所以要善于發(fā)現(xiàn)感統(tǒng)、理解感統(tǒng)、應用感統(tǒng),盡可能補充孩子的感覺刺激,減少感統(tǒng)失調帶來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