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前班到底該不該上,這個話題已經(jīng)不像前幾年那么熱議了。前幾年鄭州教育部門全面取締學前班,立時引來社會上的議論。但是教育部門認為孩子進入學前班后學的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,造成學生進入一年級后,對重復課程產(chǎn)生厭學情緒,這也是為了孩子考慮才做出的決定。
然而社會上仍有很多家長在尋找學前班、孩子在上著學前班。造成這個現(xiàn)象的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小學入學壓力大,不是所有適齡兒童都能順利報名入學。
2、外來務工子弟人員多,尤其是大中城市,這一大部分孩子入學比較困難。
3、因先天或后天原因,孩子不能直接面對小學的獨立生活,存在不適應問題。
作為啟樂園資深教師,個人認為學前班該不該上?都應該以孩子的基本情況為準,對孩子有利的、孩子需要的我們就應該選擇。
至于學前班該怎么上?應該取決于兩個方面:
1、幼小銜接學前班開設的課程
一年級學什么、二年級學什么。。。都是國家制定的,集國際先進經(jīng)驗和多少位專家制定出來的,如果學前班以學習一年級的內(nèi)容為主,那就是錯誤甚至違背兒童生長發(fā)育規(guī)律。3-6歲是孩子生長發(fā)育的黃金期,在這個時間段內(nèi),應該注重孩子的能力培養(yǎng)。如:學習能力、思維訓練、閱讀理解能力、語言能力、感官協(xié)調(diào)和社會交往等,而不是以學習課本知識為主。
能力開發(fā)大于知識學習!
2、幼小銜接學前班的辦學形式
幼兒園和小學一個本質(zhì)的區(qū)別就是根本形式不同,前者多于托管后者相對獨立。因此幼小銜接學前班的辦學形式就應該為孩子創(chuàng)造更加接近小學生活的條件。比如說硬件方面:校園、教室,軟性方面:上學下課時間、學習養(yǎng)成、獨立自主、師生溝通等,為孩子進入小學后能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,從而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作用。